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籍整理书籍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5辑 ·隋唐上)(全3册)([宋]司马光 著;黄锦鋐 译)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古籍整理书籍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5辑 ·隋唐上)(全3册)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5辑 ·隋唐上)(全3册)

作者: [宋] 司马光 著;黄锦鋐译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510402999

定价: 1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63页

字数: 1300千字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本辑所记,起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迄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讲述隋至盛唐,凡一百八十八年之史事。

589年,隋文帝整齐南北,鉴于前四百年纷繁,倾力务国,内修整吏治,休养民众,外羁縻突厥豪强,安抚边境,内外大致可观。南北相峙期间,淮南江北,荒为战场,统一之后,纵横千里,悉化沃壤;又广设两仓,丰蓄歉济。二十年之间,国中物力,足备五十年之需。然文帝虽能自励,却少有大同理想,治政规模,无关宏远,因猜忌太子,炀帝是立。隋炀美姿仪而广才气,具南、北暴君之性,器具才调,唯济恶而已。因怀忿而三征高丽,未见克服;内广通河渠,三幸江南,不惜民力,广费民财,天下因之鼎沸,楼船再无计北返。617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旋陷关中。618年,炀帝进退失据,为臣下所弑,隋朝灭亡。隋建国三十七年,由极盛至亡,不出十年。

618年,李渊称帝长安,未及十载,扫荡群雄,天下一统。626年,玄武相残,秦王胜出,千古一帝,至此登场。贞观之治,二十三年,民丰物阜,路不拾遗,胡汉一家,万国来仪,盛唐康乐,由此奠基。高宗失柄,武氏临国,690年,女主晋位,一十五载。宗室虽有残破,百姓却无侵扰,英俊辅国,君明臣贤,时有酷吏,请君入瓮。神龙元年,玄武门兵变再起,武曌逊位,政归李氏。然旧有势力尤盛,李隆基坚忍英断,两次挟兵入宫,清扫纷纭,713年登位称尊。开元盛世,二十九年,姚、宋入阁,政治清明,财富民淳,境域以内,“行万里不持寸兵”,大唐强盛,臻于巅峰。天宝年间,国势依然,然明皇已然由俭入奢,疏懒国事;林甫入相,口蜜腹剑,摧残俊士,纵蕃人拥兵方面,却少制御长策,禄山因之崛起;贵妃艳姿,回眸一笑,百媚俱生,内宫专宠,杨国忠本非干才,只因宫闱奥援,入阁秉政,杨家权势“炙手可热势绝伦”,唐室治政兵事却渐次颓废。禄山不堪杨国忠逼迫,又窥破唐室腐败,755年,渔阳鼙鼓,动地而来,《霓裳》、《羽衣》,由是惊破。本辑结束于此,以终盛唐。

此一百八十八年,是中国最有可为的年代,三十年强隋,百二十年盛唐,全在此间,除开中间十数年烽烟,华夏国力,大体向前。唐太宗千古雄主,则天皇帝旷世女杰,头尾隋文、明皇均为令主,名臣良将分相拱卫,一时星空,璀璨满目。豪杰用世,未构于刀笔;百姓未有饥馁,自可安于天伦;长安高曲入云,四境拓土开疆。只未料渔阳烟尘骤起,明皇千骑万乘,逦迤西南行,杨门富贵,只剩得马嵬坡前草青青。读者到此,当如美梦初醒,嗟叹连声:当国立身,能无敬慎?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自幼嗜学,20岁中进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领衔编纂《资治通鉴》,其时司马光年47岁。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完成。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数月后去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目录:

卷第一百七十七隋纪一隋文帝开皇九年-十一年(589-591)

卷第一百七十八隋纪二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十九年(592-599)

卷第一百七十九隋纪三隋文帝开皇二十年-仁寿三年(600-603)

卷第一百八十隋纪四隋文帝仁寿四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4-607)

卷第一百八十一隋纪五隋炀帝大业四年一八年(608-612)

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隋炀帝大业九年-十一年(613-61

卷第一百八十三隋纪七隋炀帝大业十二年-隋恭帝义宁元年(616-617)

卷第一百八十四隋纪八隋恭帝义宁元年(617)

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纪一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六唐纪二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唐高祖武德二年-四年(619-621)

卷第一百八十九唐纪五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唐高祖武德五年-七年(622-624)

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唐高祖武德七年-九年(624-626)

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纪八唐高祖武德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6-628)

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唐太宗贞观二年-五年(628-631)

卷第一百九十四唐纪十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年(632-637)

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十四年(637-640)

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十七年(641-643)

卷第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十九年(643-645)

卷第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二十二年(645-648)

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唐高宗永徽六年(648-655)

卷第二百唐纪十六唐高宗永徽六年-龙朔二年(655-662)

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唐高宗龙朔二年-咸亨元年(662-670)

卷第二百○二唐纪十八唐高宗成亨二年-开耀元年(671-681)

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唐高宗永淳元年-唐则天皇后垂拱二年(682-686)

卷第二百○四唐纪二十唐则天皇后垂拱三年一天授二年(687-691)

卷第二百○五唐纪二十一唐则天皇后长寿元年-通天元年(692-696)

卷第二百○六唐纪二十二唐则天皇后神功元年-久视元年(697-700)

卷第二百○七唐纪二十三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唐中宗神龙元年(700-705)

卷第二百○八唐纪二十四唐中宗神龙元年-景龙元年(705-707)

卷第二百○九唐纪二十五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睿宗景云元年(708-710)

卷第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唐睿宗景云元年-唐玄宗开元元年(710-713)

卷第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唐玄宗开元二年-五年(714-717)

卷第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唐玄宗开元六年-十三年(718-725)

卷第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二十一年(726-733)

卷第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734-741)

卷第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唐玄宗天宝元年-六载(742-747)

卷第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唐玄宗天宝六载-十二载(747-753)

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唐肃宗至德元载(754-756)

古籍整理书籍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成语字数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周易起名三字成语先秦诗人立春古诗词考题属鼠元旦祝福语春天诗句搬家吉日古诗十九首五行缺什么四字成语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雨水属牛小年祝福语柳树诗句战争诗句读书诗句惜时诗句婉约诗句山水诗句写山诗句写水诗句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5辑 ·隋唐上)(全3册)([宋]司马光 著;黄锦鋐 译)简介、价格

海阔国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海阔国学 mguoxue.moneyslow.com

山ICP备19002009号